3月12日消息 3月10日,腾讯正式宣布投资京东,获京东15%的股权,在京东 IPO时可再购买5%的股权。QQ网购、拍拍网并入京东,易讯少数股权和收购易讯剩余股权的权利。微信为京东开放一级入口。
交易宣布后,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于今日发布了研究报告。总体而言,各大投行对这场交易普遍看好,对腾讯给出“买入”、“增持”等评级,并对腾讯和京东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 瑞穗:摆脱低利润率业务 扩大微信平台
瑞穗在报告中指出,腾讯与京东的这次交易,战略成本较低,同时更有效。腾讯将电商业务注入京东的举措,将帮助腾讯摆脱低利润率的业务。并且预测,优酷土豆和搜狐视频可能是腾讯的下一个目标。
通过与京东的合作,瑞穗预计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在未来5年中将大幅增长,2016年将带来16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高盛:有助资产合理化
高盛在报告中认为,腾讯和京东的交易将带来两方面的战略优势。
首先,加强电商业务的专业性将有助于腾讯的资产合理化,有利于利润和现金流。2013年第三季度,腾讯的15%营收来自易迅网和QQ网购,但毛利率仅为5.9%,而集团整体毛利率为54.7%。
其次,通过结合京东在经营和物流方面的优势,并借助领先的用户流量和支付解决方案,腾讯将获得有竞争力的电商资产。 野村:专注构建平台及生态网络
野村在报告中认为,腾讯昨日宣布收购京东上市前15%股权,有效地分拆其整个电贸业务,得到了京东的帮助,以避开反垄断监管条件。
野村认为腾讯作出了正确的方向,专注于建构平台及网络生态,把内容及应用留给合作伙伴。 德银:卸下亏损资产 坚持资产轻模式平台
德银在报告中指出,腾讯与京东的交易将进一步推动腾讯的电子商务战略,主要基于两点原因:首先,坚持了资产轻平台模式,作为流量入口和支付提供商;其次,卸下亏损资产提升利润率。
腾讯的合作伙伴(如京东、大众点评网)将带来以下三方面益处:仓库、物流和供应链管理;O2O部署和执行;商家可信度保证。 摩根大通:腾讯与京东双赢
摩根大通认为,这笔交易反映了腾讯更广泛发展战略的演进。交易表明:腾讯正剥离未能取得满意结果的资本密集型非核心业务。战略性业务的发展模式从内部孵化转向战略合作。通过协议,京东的发展将给腾讯带来长期经济利益。
这笔交易将给腾讯和京东带来双赢。腾讯将受益于京东的电商业务执行力,这将推动微信支付的普及。京东则将受益于腾讯庞大的流量和用户基础,尤其是在移动端。
与此同时,这场交易将使腾讯趋向于轻资产。腾讯电商业务2014年将带来146亿元人民币的营收,接近盈利或实现盈亏平衡,而人员数量为4000至4500人。 美银美林:有利于流量和支付领域的优势
美银美林在报告中认为,腾讯对其电子商务业务进行重组是一项战略性举措,有助于该公司集中利用其在流量和支付领域中的优势,并更多地利用合作关系来探索电子商务发展机会,而非事事独立运作。
美银美林预计,由于腾讯向京东商城出售其市场业务(拍拍网和QQ网购),但暂时保留利润率较低的易迅业务,2014和2015年腾讯电子商务业务的毛利率将小幅下调。但未来易迅促销和投资活动的减少,将为2015年每股收益提供小幅上升的空间;
此外,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合作伙伴将提高微信作为支付和用户招募渠道的使用量,将促使支付及其他微信交易服务费收入存在上行潜力,将为其2015年营收增长额外作出1个百分点的贡献。 交银国际:加码移动支付、O2O
交银国际在报告中认为,入股京东为腾讯在移动支付和O2O大战中赢得有力竞争筹码:
目前,移动大战集中在移动支付和O2O领域。在成功入股大众点评后,此次入股京东,腾讯可更紧密地联合京东,与天猫在移动领域竞争,并为其在移动支付领域增加竞争实力。
而京东取得了移动入口、腾讯电商地位,以及上市的有力保证。京东与微信联合,将为移动端的电商大战增加了新的变量。取得了微信一级入口的京东的竞争力增强,并有机会与阿里在移动端展开新一轮竞争。 京东享有运营腾讯所有电商资源的权利,这为京东在移动方面,利用腾讯的资源进行毛利率较高的平台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完) |